您的位置:首页>频道 > 汽车 >

世界新动态:解密上汽星云纯电平台

2022-06-27 09:35:09    来源:第一电动

魔方电池预热之后,上汽亮相了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

2011年推出荣威e50、2015年发布“蓝芯”、“绿芯”两大技术品牌。无论是时间还是力度,上海汽车集团切入电动化赛道的敏感度和动作都不小。但从结果来看,如今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却是“蔚小理们”联手比亚迪对抗特斯拉的战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虽然已经布局了“智己、飞凡、荣威、名爵”四大品牌参与竞争。但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大白马,在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化的关键节点上,上汽既没有时间像“蔚小理“一样,一款车一款车地立品牌,也没空间像比亚迪一样一条技术线一条技术线地突破。

但是,上汽也有自己的技术方案——以星云平台为首的七大技术底座,以应对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平台化开发的需求。

上汽的星云平台与其它平台相比如何?星云背后,上汽又如何从研发机制上,解决集团和各子品牌的多样化需求?

01

星云:覆盖四大品牌五大业务

如今,没个把平台已经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成熟车企了。但上汽星云却与目前已经量产的各类平台都有所不同,唯一可被类比的或许是大众将于2026年正式量产的SSP架构。

根本原因在于上汽星云需要成为支撑上汽四大品牌,五大业务的技术基盘。

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

2021年,上汽明确了智己、飞凡、荣威、名爵四大品牌,覆盖量产、个性化、豪华系列市场;以及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五大业务板块,这意味着上汽星云一方面支撑的品牌、车型跨度很大,另一方面则需要实现对各项业务不同需求的兼融整合。

目前已宣布将支撑如此宽泛的品牌和业务线的平台,则只有支持大众集团从保时捷到西亚特的SSP架构。

所有做平台的公司最怕平台的带宽、梯度不够,做完一个平台发现下一个车来了不够用,这个事情是比较讨厌的。“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常务副院长芦勇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要够用就需要对市场需求有极大的前瞻性和包容性。这个平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量作为支撑,才能使投入更高效。“

芦勇表示,仅2022-2023年星云平台上就将产出16款电动车之多。“我们也看到2022-2025年间电动车市场会是一个直线上升的市场,所以(现在推出星云平台)正是时候。“

按照计划,至2025年上汽集团将在全球实现销售超840万辆(测算得来)。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过55%,智能电动占比达到20%。这意味着至少92万辆左右的上汽自主智能电动产品。

与此同时,上汽星云也是上汽研发体系体制的一次变革之作。

星云平台的内涵是一个梯度化的模块库,所有的品牌都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提要求去组合模块,甚至添加一些自己的模块形成竞争力,并在其它品牌复用该组合时收取知识产权费。”

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康华平向《电动汽车观察家》表示:“我们模块库有一个技术货架的概念,目前只控制70几个关键性的模块,减少对品牌的约束。未来,只要品牌有需求,研发总院会不断迭代升级充实这个货架。

“货架概念“一直是车企系统、平台工程化落地的基础模式。但此前,大多数只应用服务于几条相近的产品线和品牌之间。

本质上,”货架“能够服务客户种类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其有没有:即是否有足够的技术积累能够涵盖更广泛的车型、品牌和市场;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够不够:即是否有足够的市场规模能够摊销平台开发成本并实现盈利。

大众集团主要覆盖大众品牌及向下品牌的MEB平台计划至2028年实现全球1500万辆的产销量;而将覆盖所有品牌和细分市场的SSP平台,计划产销则超过4000万辆。

02

星云平台:梯度化、可拓展、可迭代升级

星云平台能否为上汽带来堪比大众SSP平台的规模效应,并服务于不同的品牌特性和细分市场需求?这基于其技术能够覆盖的宽度和广度。

梯度化、可扩展、可迭代升级是星云平台的开发理念。“康华平表示,基于这个梯度化我们可以派生出不同级别的纯电架构,具有性能、智能和成本梯度的系列化产品。

纯电平台主要由电池、电驱、底盘三大模块构成,并受控于EEA电子电气架构。在这四个层面,星云平台与目前主流纯电平台都有着较大的差别。

上汽星云平台与国内外主流纯电平台对比

1:电池模块梯度

魔方电池能够覆盖磷酸铁锂、三元锂、半固态等多种化学体系,提供从51度到135度的10个电量梯度。电池尺寸从而覆盖从跑车7座车在内的不同车型要求。

此外,魔方电池提供快充和快换的梯度化补能方式。其5分钟快充800V可充200公里,400V可充100公里;快换则只需2-3分钟即可完成。

相比之下,目前比亚迪3.0 e平台的刀片电池、广汽GEP 2.0平台的弹匣电池等,在能否覆盖的化学体系、产品标准化及充换电模式上,与魔方电池都有一定的差距。

大众MEB平台仍采用电池软包的模组形式,只能依靠不同化学材料电芯来提升车载电量,目前最大续航里程为550公里(WLTP工况下)。不过大众在去年的电池日上也宣布80%的车型将应用标准化电芯。

2:电驱模块梯度

星云平台所应用的电驱模块是上汽积累近十年的绿芯驱动系统,提供400V和800V两个电压平台。

在400V电压平台上,150kW、180kW、250kW的A、B、C三根电轴都能随意搭配或者单独使用。

在800V电压平台上,A、B、C轴的输出功率分别达200kW、350kW和400kW。

因此,后驱的车型可选功率带宽从150kW到400kW;四驱车型的车型,品牌可选功率带宽从330kW到600kW。

由此,百公里加速中,上汽的四驱狂暴模式达到3秒级,两驱奔袭模式为5秒级。

相比之下,诞生于2019年大众MEB平台只提供400V的电压平台。

有趣的是,MEB使用的国产二级电驱系统由麦格纳与上汽华域合资研发生产,适用于功率250kW以下的车型,将相继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市场投放。

比亚迪e平台3.0提供400V和800V的电压平台,前驱和后驱的峰值功率分别为150kW和270kW,在数据上略低于绿芯的系统。

3:底盘模块梯度

星云平台的底盘模块支持从A到D级高低顶车型。

前悬架模块:麦弗逊和双叉臂、可配置空气弹簧和CDC:

后悬架模块:适用宽窄轮距的五连杆,可配置空气弹簧和后轮转向。

转向模块:BD用于大型车;DP中大型车。

可选钢、铝副车架。

星云平台底盘

从结果来看,星云平台车型的转弯半径更小,为13.6到14.7,MEB为14.7,BMW3是14.6。体现极限抓地性能的侧向加速度接近1g。相比之下,普通车大于0.8g ,豪车大于0.85g ,高性能车大于0.9g, 赛车大于1g。

最小的机械空间和最大的乘坐平台是星云开发的核心。“康华平表示,星云平台的系列车型,同等车长比燃油车平台大200mm以上。

更大的乘坐空间正是纯电平台的特征之一。例如应用MEB平台的ID.3在车身长度比 e-Golf 短10mm 的情况下,轴距相比 e-Golf 长 134mm。

4:EEA梯度

作为“后来者“,上汽星云平台提供两套电子电气架构的梯度,应对当下主流的整车OTA需求,及面向L3级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需求。

其中,E2A架构采用CAN FD总线,传输速率可变,最高可达8Mbps。支持最大数据长度为64byte以及更多种的帧格式,可实现整车OTA在线升级能力,及当下主流的各项车联网能力。

上汽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

另一个是已经迭代到第三代的“银河全栈系统化解决方案”,其采用“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模式。从上汽官方的资料来看,其拥有两个中央计算中心和四个控制域,支持L3+高阶智驾能力,“云、管、端“数据驱动体系。

目前,大部分智能化头部车企应用的仍是域控制模式。相比之下,上汽的银河全栈则开始已走向了集程度更高的跨域融合的方向。

而且,“云、管、端“的数字驱动体系,正是要实现数据驱动智能驾驶自我迭代所必须建设的端到端数据体系。这方面,目前特斯拉、小鹏汽车走在量产车企前列。

5:拓展性

在多系统的梯度化之外,技术的可拓展性也是星云架构平台区别于其它量产平台的主要特征。

芦勇表示,上汽的固态电池集成技术已经在进行中,很快会看到试验验证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已处于立项阶段;今年将展示CTC样车;线控底盘正处于攻坚阶段;基于车路协同与数据应用的场景化自动驾驶也正在路上。

星云架构对这些技术的应用位置预留,由此实现持续的迭代成长。

03

上汽大研发中台模式探索

星云平台是今年上汽股东大会上首次亮相的七大技术底座之一。其包括三大整车技术底座(“上汽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上汽珠峰”机电一体化架构、“上汽星河”氢能源专属架构),和四大关键系统技术底座(“蓝芯”动力总成系统、平台化“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

伴随七大技术底座亮相的,还有全新的“上汽研究开发总院“,成为上汽在技术研发领域探索创新机制的关键一步。

2000年之后,上汽建立了新能源相关的研究院/技术中心,并根据不同的技术方向成立了软件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创新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总院聚合了我们(上汽)整个技术创新领域的资源。“芦勇表示:

从“散“到集中的过程中,创新总院还完成了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心的转换。

上汽研发总院成立的初衷

芦勇表示,创新总院主要定位于三方面。

其一是整车产品的集成者,与智己、非凡建立了共创中心,负责集团四个品牌的整车产品研发,对技术既要进行体系内的垂直打通,也要能够实现不同技术系统之间的横向融合,做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二是前瞻技术的策源地;

第三是关键技术底座研发地。“通过关键技术底座的研发,能够实现最大效率的共享,大大缩短(各品牌整车)的开发周期,更多地共享我们的开发投入,提高整个集团研发投入的转换效率。”

上汽创新总院任务

芦勇表示,基于整车集成、技术前瞻和商品化转换三大定位,创新总院面临三大任务。

首先,作为相对中性独立的研发平台,在大上汽的理念下,为各个品牌提供相应的研发服务;

同时,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创新总院目前的研发人员超过了5000人,未来还将在软件和海外数字安全等方面加大人才投入。

为更好的激励人才,创新总院正在探索转化孵化、虚拟股权和项目转化作为价值激励的途径。

具体而言,对于创新总院工程师的团队创业、技术创新的成果进行市场化孵化,以及个人知识产权转化;

通过虚拟股权绑定与智己、非凡、名爵的价值共创,当共创带来市值或价值提升时,为研发团队提供相应的激励。

第三是内外技术整合的再升级,加快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速度。

上汽旗下创新技术公司

芦勇表示,对于上汽旗下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公司,创新总院将技术整合纳入统筹管理,通过整车项目的统一落地、统一规划,打造上汽技术创新生态的闭环。

例如魔方电池、绿芯电驱和银河电子电气架构都是来自于上汽集团各研发团队的技术成果。创新总院通过星云平台,将这三大技术集成为有竞争力的模块“商品“提供给集团内品牌,使其落地为产品的规模化远超”各自为政“的模式。

电动化、智能转型转型本质上是一场持续而激烈的技术创新竞赛。前期积累是上汽这匹“大白马”的优势所在,星云平台的核心技术优势正是上汽此前十余年积累的结果。

但要实现后期技术的可持续性迭代升级,则需要适应创新的制度推动。而创新制度正是上汽作为国企的薄弱环节。创新总院是上汽从机制底层应时而动的一个开始。

——END——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技术创新 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